全國服務熱線:400-080-4418
2005年,博客進入了成熟期。當時《商業周刊》刊登了名為《博客將改變你的商務》的封面文章。如此一來,很多博客寫手不再把博客視為一種興趣,也不再覺得自己是處于失業狀態的咨詢員。一夜之間,博客寫手覺得自己的寫作具有了市場意義;一夜之間,各大媒體成為了博客寫手們的聯盟以共同走向輝煌。
2006年可謂Web 2.0稱雄的一年。轉眼之間,諸如MySpace、Digg及YouTube等網站吸引了網民的眼球。也就是從那時開始,當你口中嘣出“由用戶產生的內容”這個概念時,并不是所有女孩都會嘲笑你“冒傻氣”。2007年的熱門詞當然是“社交網絡”,Facebook占盡風頭。網民們不再擔心自己所表達內容,不再擔心誰將控制數據,而只關心新創業公司的市場前景,只關心微軟會拿出多少資金收購它們。
但回過頭來一看,博客仍不失為表達個人觀點的低廉、全球性工具。盡管互聯網風向一直在變,但博客的上述特征與三年前并無多大區別。對于博客來說,你是否具有充足時間和寫作天資并不重要,自己撰寫的博客閱讀量是否很高也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博客寫手能對自己內容具備些許控制權。正是通過博客,作者能不依賴自己的工作、職位背景而建立起個人品牌。
這就是博客寫手為何一直對博客鐘愛有加的原因。他們喜歡控制自己的內容,張貼到網上供人閱讀,但不必在意“市場反響”。在書商和電影發行商為新作品銷量而擔心時,博客們對其作品則是永遠樂觀的心態。在書籍和電影熱鬧一時而銷聲匿跡之后,博客的寫作數量卻永遠在增加。由此看來,對那些放棄了博客寫作轉而關注Facebook、Twitter、YouTube及MySpace的寫手來說,他們也放棄了可用于特立獨行思考的機會。
Copyright 2008 © 上海網至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1006570號-13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07386號